【华光往事回忆篇】二十年通信人生
发布时间:
2022-11-30 14:37
来源:
山东大学出版社
——苗再良
作者简介:苗再良,生前任浪潮乐金信息系统公司副总裁CTO
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激荡神州大地,全中国人都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奋斗。在齐鲁大地上,几颗璀璨的高科技明星迅速崛起,包括著名的“华光”“浪潮”“海信”“海尔”等几大集团。
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加入华光集团,亲身经历了华光科技光通信产业从开创到鼎盛的辉煌发展过程。一直到2000年,华光科技几乎引导了中国IT产业的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为民族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华光研制的全国第一台电子出版系统,引发了汉字“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印刷革命,成为20多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走向世界的旗帜;华光研制的全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拉开了中国信息化的序幕;华光研制的全国第一台程控交换机,吹响了中国通信现代化的号角;华光研制的全国第一套无线集群系统,使中国迈入了移动通信时代;华光研制的全国第一台宽带超级交换系统,开创了下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的先河…
我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潍坊五三厂,这是一个从军工企业转向民品生产的工厂,也是华光科技的前身之一。开始时,我从事的是精密电子仪器的科研工作,在这期间,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接触到很多前辈工程师,我深刻感受到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于是一边工作,边苦钻技术。
一年多后,新上任的祁来水厂长,基于对国内电子产业的广泛调研,敏锐地发觉到一个隐隐兴起的巨大市场——现代通信设备当时,国家在“六五”规划中将计算机和通信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在计算机方面,潍坊计算机公司(华光的前身)已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微型计算机,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祁来水和他的助手陈体炜等人便把目标锁定在通信领域。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打电话是件很奢侈的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全国电话普及率不到7%,大部分村庄没有一部电话,人们普遍觉得在家里装电话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通信的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效率—这也预示着通信大发展的时代就要到来。更令人感叹的是,当时国内大部分电话的核心设备采用的还是19世纪发明的磁石步进式交换机,远远落后于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全国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生产国外已经兴起的程控交换机。于程控交换机被作为重大战略项目,于1984年7月在五三厂展开了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
然而,程控交换机比一般计算机复杂很多,它是一种高端的嵌入式程序控制系统,广泛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关键构件为交换网络和信令系统。核心控制系统是嵌入式微机系统,种类繁多的接口电路要水受住上千伏的雷电冲击,对电磁干扰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懂得具体设计和实现技术,而且有关的技术资料十分稀缺。
我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与周百风等几十位科研人员怀着种无畏的创新心情,不分昼夜地到大学、通信工厂、国外生产厂,电信局、元器件生产厂咨询学习,深入钻研计算机系统和参考样机,反复地优化设计方案、改进电路、编写调试程序,经过18个月的拼搏,终于设计研制出第一个样机。当我们在样机上拨通第一个电话时,所有人都兴奋地叫了起来。
厂长闻讯也跑来试拨通话,整个实验室几乎沸腾了,整个厂区都沉浸在喜悦当中。然而很快我们发现,样机存在通话时噪声偏大、长时间运行不稳定、抗雷电冲击性能差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后来经过很多次改进、试验,第三代样机终于在1986年12月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被命名为“JKQ3型程控交换机”。该样机受到了电子工业部和电信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被鉴定为全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程控交换机,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次年,JKQ3被山东省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为进一步提高对后续机型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把通信产品做大做强,祁来水厂长和潍坊计算机公司的王廷友总经理高瞻远瞩、达成共识。他们决定强强联合,将两家公司合并为潍坊华光电子集团,并成立以交换机为主要产品的华光有线电厂,从此JKQ3开始了大规模推广应用,迅速成为国内工矿企业、机关单位、学校、宾馆、酒店等领域的主力机型。
随后一年里,我带领众多科研人员,又相继研发出JKQ3A JKQ3B、JKQ3C等一系列改进型产品。其间,我们还将交换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套广域计算机网络,能够以9600波特同时连接上千个终端的数据通信,解决了党政机关、银行、油田、民航等领域的数据通信难题。
此时程控热开始在全国迅速升温,国外的西门子、阿尔卡特、北电、富士通、贝尔等电信设备巨头纷纷来中国开拓市场,国内也有许多单位开始涉足。但在众多交换机中,几乎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广大农村的机型。于是,华光决定研制面向农村和大中型企业的交换设备。我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与几十名华光科技人员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展开合作,成立了由50多人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共同研制面向农话的交换机。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攻关,我们于1989年春天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PAM( Plu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制式的中大型局用交换机JKQ9,并于当年售出3万多线。该机型先后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荣誉。
然而不久后市场反馈,KQ9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中,跟国外更先进的全数字交换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全数字化是通信发展的大方向,因此华光决定开始大规模研发全数字程控交换机。
就在1990年春天,中央机要局和国务院办公厅专门提出希望华光研制一种适合党政机关用的特种交换机,组建覆盖全国的现代党政机要通信网。这项任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为此,华光专门成立了由厂长逄万里带队、以我为技术总体负责人的特殊团队—一系统工程部,专门研制具有长途全自动组网能力的综合业务交换机。
长途全自动综合通信业务,要基于载波传输网实现,当时国内外都没有成功的先例。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勇挑重担、锐意攻关。设计、试验、改进,日夜奔忙在实验室和外场之间。我们的工作环境十分简陋,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不知做了多少次试验,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终于在1991年严冬的一个深夜,我从德州试验点打通了省委,又打通了潍坊、青岛、威海……遍布在全省各机要局的技术人员、机要员迅速兴奋起来,互相呼叫着、祝贺着,直到迎来清晨的朝霞。
从此一种名为MD1的综合业务组网交换机,被迅速地装备到全国党政机要、公检法、武警边防等几十张专业网上,承载着电话、传真、数据通信、会议等综合业务,一直服务到21世纪。这种交换机首创了双音多频长途信令系统、2/4线平衡传输、长途网络双向会议、语音数据混合交换等重要技术使用效果十分理想,受到了党中央、电子工业部、山东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华光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光传输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也在全线展开。原来的华光有线电厂与潍坊电子仪器厂,组合成华光集团通信分公司,国内的华为、中兴、大唐、巨龙等公司也成为通信界的后起之秀,对华光的领先地位构成了有力挑战。1992年年底,我受命承担了华光局用数字交换机JSN-1的总体优化设计任务该机是华光与韩国LG( Lucky Goldstars,乐金)公司合作设计的,是全国第一个国产全数字交换机型,定位于县区乡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主要市场。经过7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攻克了主控机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运行不稳、软件运行效率低、信令系统错乱、系统串音、混线、抗雷击能力差等重要问题,同时把JMD1的许多先进技术和接口移植过来,大大提高了JSN-1的技术性能和市场竞争力。JSN-1一举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最主要的国产程控交换机之一,连续几年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累计销售60多万线,装机3000多个电信局,实现利税5亿多元。后来,该机型被授予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为了更好地提高华光通信的优势,我同时指导另一个研发团队开发出了全国第一套“电信网集中监控维护系统CMOS( Complemen 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信运营商可在网管中心实时监控管理通信网上的所有设备,实现远端无人值守。CMOS系统很快成了电信运营商的新宠,在几十个省市普及应用,也有力地拉动了华光其他通信产品的销售
令人遗憾的是,当华光通信产业处于明显领先的时候,部分决策人犯了保守主义错误,没有采纳进一步加大新品研发力度的建议。到1995年夏天,华光的市场优势已被华为,中兴赶上,竞争十分激烈最令人头痛的是,前几年邮电部不让国产机型用于地市级电信局,1995年夏天放开了,但要求交换机的最低容量不能低于5万门,而华光JSN-1的最大单机容量只有3万门,巨龙、华为等公司已推出容量达5万门的交换机,一个新开放的更巨大的市场眼看就要流失。
此时的移动通信、光通信虽然也是华光的强项,但这两个领域在市场上才起步不久,而且高端技术都控制在国外厂商手里,所以无法弥补交换机方面的落差。巨大的危机隐隐袭来。
经过一番沉痛的反思和多方研讨,华光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新华通信公司总经理陈体炜狠下决投巨资研发下一代超级程控交换机,超越国内外竞争对手。当时我正担任通信公司总工程师,为华光的跨越发展,便义不容辞地承接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1995年的华光集团,8000多名职工,4000~5000名技术人员2000多名研发人员,可以说人才济济、技术实力雄厚。在总经理的大力支持下,一支有三四百人的BsP【 Broadband Switch Platform,宽带超节点交换(机)平台】超级程控研发队伍组成了,其中包括200多名华光技术精英、150多名从北邮、清华、西安交大等名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带着华光父老的期望、满怀振兴民族通信的理想,我们这支队伍全心封闭在北京丰台开发基地,展开了中IT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研攻关。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空前高涨,预示着一个全新网络时代的到来。华光BSP80,就是面对21世纪高速信息网络的宽带、智能、多媒体综合业务的核心通信设备,被国家定为“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是一个瞄准世界领先水平的大投入高起点的通信平台。它采用最先进的全开放、分布式智能光网络结构,基于最新的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内核平台,将超大型数字交换、核心路由器、线速IP交换机、V5接入网、光传输系统等功能融合为一体,提供语音、高速数据、宽带多媒体等综合业务,可广泛用于各类接入网、城域网、长途骨干网及“三网合一”等领域,为通信运营商提供了面向21世纪的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
BSP80的总设计容量为数字电话300万门、宽带交换160Gb/sIP路由能力100万条每秒、光网络吞吐量800Gb/s、中继与信令10万多路。系统被分成1000多个不同的模块(或机柜),其中包含高档嵌入式处理器5000多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10000多片、总软件量3000多万行。当然,BSP80的各个模块也都可单独销售,用作各通倍领域的中高端设备。
该项目规模空前,难度巨高,风险巨大。项目组不敢有丝毫大意,严密组织,分工协作,采取军事化管理方式。历经28个月的大兵团攻关,我们终于在1998年3月完成了第一套样机。那是在初夏的深夜,BSP80样机的上百个深蓝色机柜,排成了几条宏伟的巨龙,几千万项模拟呼叫正在进行极限测试。当一扇扇机柜门打开时,无数个闪耀的指示灯如星星般闪烁,仿佛灿烂的银河,通宵加班的研发人员时而望上一眼,便升起无限欣慰。
BSP80宽带超节点交换机,于1998年12月24日获得信产部入网许可证,之后迅速在全国13个省推广应用。很快,该机型为公司拿下了十几亿元的国外合同。BSP80世界首创的宽带超级交换设备,受到了国家各部委、运营商和业界专家的高度好评,并于1998年北京国际通信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创新奖和最佳设计奖。
在BSP80研制成功的同时,华光在移动通信、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光通信系统、有线电视接入网方面也相继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为了适应信息网络的发展,提高网络运营和业务能力BSP80研发的同时,我还主持开发了一套“基于国际标准的大型网络管理系统 HITMN”。这是全国第一套能够管理全省电信网络的综合网管系统—5年后国内才出现其他类似产品。同时,我主持研发的项目还有全国第一套“基于因特网的协同式会议视听系统”。这两个项目均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自2001年2月以来,我先后任浪潮软件高级副总裁、技术中心总经理、浪潮与LG合资公司副总裁/CTO,积极从事浪潮通信事业的开拓、技术咨询和技术管理工作。这期间我负责总体设计完成了信产部重大技术专项“新一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BOsS( Business Opera 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和“海量数据加速引擎”,以及山东省信产厅重大技术专项“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智能手机与开发平台”,主持了信产部重点项目“3G综合网管系统”和“智能化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等工作。目前,我正向下代冈络的管理运营支撑系统、网络新型增值业务和网络智能等方向进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以求为浪潮的通信事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20年的通信科研工作中,我一边致力于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边注重培养技术人才,亲自培养了上百名通信工程师和30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这些人许多已经成为业界知名的专家。在此期间,我先后被政府授予“富民兴鲁勋章”“市十佳科技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被推选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机电部杰出青年专家、信产部NGN专家、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山东人大代表等。
眼下使人喜者,中国的通信产业正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民族的软件产业尽管落后,但通信软件却大有希望。我正在与一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锐意创新,努力将通信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使其走向世界。
(资料来源: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编
《山东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丛书·回忆录》,2006年12月)
相关新闻
【华光】 共享计量成果 促进产业发展---2023全国产业计量大会暨全国产业计量测试联盟成立大会
主题为“共享计量成果促进产业发展”的2023全国产业计量大会暨全国产业计量测试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潍坊将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科技赋能计量,以计量促进发展,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座”。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潍坊、支持潍坊、赋能潍坊,在扩大政企合作、深化央地合作、密切产学研合作中携手同行、共进共赢,同心共创美好未来
多行文本内容元素
富文本内容绑定数据后可解析HTML语言内容